记者走访当地山核桃特色村
本来是大年,估计今年减产六成本报通讯员 张健康 本报记者 王燕平
前天的杭城,一天两场大雨。可几十公里外的临安市太阳镇武村村,依然烈日高照,滴雨未下。“只在7月31日下了一二毫米雨,杯水车薪,无济于事。”村支书洪柏林无奈地说。
持续一个多月的罕见高温干旱,使得临安不少地区的山核桃遭遇重创:大量山核桃树的树叶要么被高温灼伤,要么因干旱枯萎;正处于生长关键时候的山核桃果,有的大量脱落,有的虽长在树上,但一碰就掉。
村民吴春才很焦虑
水太小,一小时才浇一棵树
前天上午11点多,记者和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,沿着窄小的林道来到太阳镇武村村的木头棚,一路上看到一根根的白色皮管从头顶穿过,这是村民临时拉水管浇山核桃用的。
“我是昨天下午4点半开始浇水,通宵忙到现在。不过水太小了,一个小时只能浇一棵树,总共也就浇了10多棵。”村民吴春才一边正在用皮管收浇水,一边告诉记者。
吴春才用的是4厘米直径的皮管,水是从1公里开外的山塘水库里用水泵打上来的。“(种山核桃的)山并不高,但水从水库过来线路太长,如果用6分管(直径6厘米)的皮管,根本就没用,压力不够。”吴春才在木头棚一共有20多亩、100多棵山核桃,都是树龄30多岁、处于盛产期的树木,到昨天他已经在这里连续7昼夜浇水“抢救”山核桃。尽管如此,他现在也只能保住30多棵。“我买的水泵,理论上可以把水打到200米高的山上,但实际上打到半山腰就打不上去了。”
就在吴春才的山核桃林的边上,另一位村民正在用汽油泵打水给山核桃浇水,浇水用的水管更细,直径只有1.5厘米。“这种汽油泵本来是用来喷杀虫剂的。因为出水量更小,估计要两小时才能浇一棵树。”
大片山核桃林被灼伤
果实脱落着实让人心疼
进入山核桃林,记者看到令人揪心的一幕:
本来一片翠绿的山上,不时可以见到一大片发黄的树叶。走近一看,有的绿中带黄,虽然仍以绿色为主,但已经病态毕现;有的则是一片焦黄。低头一看,一些焦黄的山核桃树下,已有大量的山核桃果实和树叶脱落。记者数了一下,一棵山核桃树下,掉落的果实多达三四十颗。
“高温加上干旱,到现在已经一个月多时间了,这些树已经严重缺水。特别是几十年没有过的40℃以上高温,把树叶都灼伤了。”村支书汪柏林显得很无奈。
“山核桃6月底开始结果,到9月8日白露节气开始采摘。长大成熟的山核桃,直径是现在的两倍左右。而现在正处于山核桃灌浆初期,果子开始增大,内核膨胀起来,也是最需要水份的时候。”吴春才说。去年他们家一共采摘了近5万斤山核桃果莆(6斤果莆可产1斤山核桃干果),今年能保住3000斤就不错了。
据山核桃产业方面专家、临安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副站长、高级工程师丁立忠介绍,这些树叶枯黄的山核桃,不但今年山核桃减产甚至绝收,而且恢复至少要3年时间。
据汪柏林介绍,武村村一共有8000多亩山核桃林,种植山核桃的收入占了村民收入的80%左右。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。“今年是山核桃的大年,本来指望今年可以大丰收,原先估计平均可以增收四成左右。现在,估计六成左右山核桃没指望了,如果再10天不下雨,估计要减产七八成。”
村民叹苦“三缺”
缺水、缺电、缺水泵
像吴春才这样的村民还在积极抢救山核桃,有的村民则只能听天由命。村民们现在普遍感到有三缺:缺水、缺电、缺水泵。据丁立忠介绍,临安估计有70%左右的山核桃林没有通电。有水的地方水量也很少,随时面临枯竭的危险。
“电压还是不稳,所以水只能打到半山腰。白天根本没办法打,只能靠半夜、早上这段时间,电压稍微好些。”吴春才说,“还有就是买不到好的水泵。如果有好的水泵,理论上能打到300米以上的地方;卖2000多元的据说能打400米高,水量也大些,就能抢救更多的山核桃了。”
据汪柏林介绍,今年村民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不少。“今年村里买的水泵至少有150台,平均每户的投入有2500元到3000元。最早11天前就有人买水泵了。我们这里离于潜镇比较近,现在镇里根本买不到好的水泵,普通水泵(能打100米高的山上)也卖光了。”
吴春才和另外两位村民一起去“团购”水泵的。“到24日早上才拿到货,当天我就拿来浇水了。”另外还买了几卷500米长的皮管和电线。“新的电线太贵,我们是买了电力部门线路改造后拆下来的旧电线。我家一共花了4000多元。”
这些树叶枯黄的山核桃,不但今年山核桃减产甚至绝收,而且恢复至少要3年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