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为害特点、
(1)桑天牛。为害两年生以上枝条和主干。雌虫产卵于直径1~2CM小枝条基部方的U形产卵疤内,孵化为幼虫后蛀入枝内向下蛀食,形成较直的单条虫道,被害枝干外每隔一定距离有一排粪孔,孔外堆有潮湿的红褐色锯齿状虫粪,孔下方有明显的锈黄色流水痕迹。
(2)皱绿天牛。为害大枝、主梢和主干。雌虫产卵于大枝、主梢和主干不规则梭形、中间有一条凹沟的产卵疤内。幼虫先是向上蛀食,后又向下蛀食,时上时下,虫道纵横交错,与桑天牛虫道完全不同,且经常环蛀枝干一周,导致风折或引起枝干迅速枯死。被害枝干外的排粪孔就粪便似桑天牛。
(3)云斑天牛。为害树干基部,雌虫产卵于干基离地30~50CM处的椭圆形产卵疤内,卵孵化为幼虫后蛀入木质部。虫道纵横交错,不规则,被害处稍显膨大,并长开裂,由开裂出排出长约1CM的丝状木屑。能蛀入根部为害。
(二)形态特征及生活史
(1)桑天牛。成虫体长30~50MM,体上密生黄褐色绒毛,前胸背板有横皱纹,鞘翅基部密布黑色颗粒状突起。卵乳白色,长椭圆形略弯,长约6MM,幼虫乳白色,近圆桶形,前胸硬皮板黄褐色,后半部密布深褐色颗粒状小点,其中央有3对尖叶形空白纹。成虫活体可达60MM。两年一代,以幼虫在枝干内过冬。6月出现成虫,取食嫩枝皮层,产卵前期10~15天,7月上旬为幼虫盛发期。
(2)皱绿牛。成虫体长25~35MM,黑绿或蓝绿色,有光泽,前胸背面有横皱纹,后部有两个瘤突。幼虫桔黄色,近圆筒形,有3对小胸足,成长时体长30~50MM。一年一代,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过冬。5~6月出现成虫,取食嫩枝皮层。
(3)云斑天牛。成虫体黑色或灰黑色,前胸背面有一对肾形白斑,胸腹两侧各有一条白纹,鞘翅上有2~3行10余个白色云斑。卵长椭圆形,乳白色。幼虫淡黄色或乳白色,前胸硬皮板方形,淡褐色,中央有一条细线,成长时体长可达70~80MM。2~3年一代,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过冬。6月出现成虫,啃食嫩枝皮层,进行补充营养,30~40天后开始交配产卵。
(三)放置措施
(1)冬季清除死树死枝,消灭越冬幼虫。
(2)成虫出现于5~6月,白天在树上不大活动,可及早捕杀。
(3)6~8月是成虫产卵和初孵化幼虫期,应注意巡视树干和树枝,发现产卵疤或幼虫初期为害症状,立即刮除或击毙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