倡导绿色农业 创造健康生活
然
天
专为健康
只卖新货
时时努力
追求卓越
临安岛石山核桃资讯交易平台
杭州临安秋树商贸有限公司
源自临安山核桃第一镇岛石镇 一手货源 原产地直发
网站首页
关于我们
新闻资讯
产品中心
视频中心
淘宝店铺
微信代理
联系我们
新闻资讯
NEWS INFORMATION
网站首页
>>
山核桃文化
>>
历史趣闻
>>
为“昌化山核桃”正名
标题
摘要
内容
为“昌化山核桃”正名
来源:
|
作者:
xht365
|
发布时间:
3337天前
|
1981
次浏览
|
分享到:
昌化山核桃,乃临安之瑰宝,名冠
江南
。外地虽之,然以历史之久,产量之多,品质之佳当首推临安,可说是熬头独占。
可是,现在市场流行着众多名称的杭州小核桃、东林山核桃、手剥小核桃,还有临安山核桃、天目山核桃等等,我认为作为商品品名,无可非议,如作临安的土特产,甚至“史话”实不能赞同,应叫“昌化山核桃“,理由如下:
昌化山核桃有悠久历史
据最近新出版的《浙江林业志》载:“山核桃是中国特产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,主产区在浙江省临安市的昌化区,所以历史上就以‘昌化山核桃’出名。
中国最早有关山核桃的记载始于唐代,1000多年前唐刘间撰《岭表录异》有“山胡桃皮厚而坚,大於北府。底平如槟榔,多肉少仁,亦於北中者相似。以斧槌之方破或取之自底磨平,以为印之,其隔屈曲篆文也”的记载,这可能是有关山核桃最早历史记载。明万历《群芳谱》和清康熙《广群芳谱》也有记载:“南方有山核桃,底平如槟榔,皮厚而坚,多肉少瓤,其壳甚厚,须椎之方破”。原生的野生山核桃历史久远,据专家考证生长条件均与寒武系地有关。
又据《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志》载,昌化山核桃“人工栽培已有300余年历史。”当时的《昌化县志》载:“昌西出产山核桃,”“昌西、昌北、昌南出产山核桃为大宗,”《浙江官报》刊载:“宣统二年劝业道董批准昌化潘炳文,属广为购昌邑土特产山核桃等果木,”这是政府提倡种植山核桃的最早历史记载。
民国31年《昌化经济调查报告》载:“从前山核桃不为人所注意,民国初年间才开始榨油而向外营业,嗣后被有闲者发觉以之为茶助,于是逐渐推广……为昌化新兴财富。”
昌化山核桃是产量之最
据原昌化县政府档案记载,该县山核桃产量:1939年1250吨,1942年2035吨,1944年2000吨,1945年215吨,1946年~1947年均为750吨,同期於潜产量100~200吨,淳安约600~700吨。1950~1959年10年间,临安市均产山核桃2461.8吨,其中昌化年均为2200吨。1959年,由临安老林工作者徐江森著,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《山核桃栽培法》一书载:“1956年浙江全省计产出核桃12万担,其中昌化县产9万担,占总产量70%左右,故有‘昌化山核桃’之称”。
山核桃成林面积,建国初全国为15万亩,其中昌化近11万亩,於潜、宁国、淳安各有1万亩左右。现在临安33万亩,宁国、淳安各10 万亩左右。
山核桃适宜石灰岩地发展。昌化岛石镇过去是有名的穷山区,由于大力发展山核桃,目前山核桃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上,1998年~2001年,全镇有11个村年平均户山核桃超万元,万元户共2917户,最高户收入达10万元以上,成为全国“山核桃第一镇”。
昌化山核桃有美好传说
在昌化民间流行着不少对山核桃传说,如“山核桃与朱元璋”、“山核桃及其传说”、“昌化山核桃”、“大明果的来历”等等。
建国初期,作者从昌化民间调查得知,唐代有为罗隐大诗人,它经常往返于昌化山涧,发现野生的山核桃可食,便告诉农夫说:“高高上上一株木,寒冷不怕风和雪,就怕人家眼不识,不吃果肉要吃核”,作者曾在昌化三贤祠前看到罗隐做的七律一首“垂雷茅岭学神仙,玉室金堂隐洞天。采药晚山聊寄迹,何源圣城伴先贤”。可惜文革时,三贤祠已毁,现无据可查。但罗隐确有其人,而且曾来过昌化。罗隐,字昭谏,本名横,浙江新城人,因数次考试不中,名落孙山,故改名为隐,后结识了钱武肃王,来到临安一带,由于政治上不得志,隐居在昌化深山老林,常采药赋诗度日。现在在昌化民间传扬罗隐的故事颇多,如罗隐换骨、罗隐讨茶,罗隐二世的传说等等。
中共临安市委书记王坚同志在2003年1月临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:“要打响绿色品牌,提高农产品的都市市场占有率。”作者认为,昌化山核桃是临安真正的绿色品牌,它同枫桥香榧,塘栖枇杷一样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“扩大‘天目’等品牌的知名度,努力大造一批享誉大都市的名品的精品”,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,否则,是适得其反的。
上一篇:
山核桃趣闻
下一篇:
打山核
山核桃文化
历史趣闻
技术推广
营养价值
工艺流程
新闻资讯
新闻中心
政策法规
产业概况
轶文趣事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