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年采用传统的采打方式,共采打了山核桃干籽2011斤,支付雇工工资1.55万元,加之其他开支,折合每斤需支出8元左右。”新二村书记李军跃介绍道,“若采用安全网采收法,无需雇工或者最多雇工一人去收集桶内山核桃即可,因无需上树采打,雇工一人一个月时间只需工资3000元左右,按同比计算,折合每斤支出1.5元左右,大大降低雇工成本。”
提高山核桃品质和产量
减少山核桃树体损伤
山核桃果实从9月初开始陆续成熟,若是采用传统采收法,统一时间敲打,会将那些还未完全成熟的山核桃果一次性敲落;而采用自然落果法,则是山核桃充分成熟后自然掉落,其果仁饱满度提高,比传统采打方式增加重量5%以上。
山川村农户帅俊仕于2010年开始实测,采用传统采打方法,一箩筐产量为62斤,而采用自然落果采收法,产量为67斤,每箩筐要增加5斤的收益。农林大学山核桃研究所通过检测,自然落果采收法的山核桃油脂含量更高,长链脂肪酸(炒制后能散发更浓郁的香味)含量也明显增加,提高了山核桃果仁的品质。在调研中我们获知,岛石镇的山核桃每100斤干籽的出仁率要比其他地区高出3~5斤,主要原因就是该镇的山核桃成熟度比其他产区高。
传统采收法为爬树方便,在树干上钉钉子伤树,竹竿敲打会打落树叶及第二年的结果枝,对树体伤害较大。采用自然落果法不伤树,采收后至山核桃落叶能制造积累更多养分,有利来年增产。
有利于生态化经营
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业人士计算说,如果采用自然落果的采收方式,与采用传统方式采打100斤干籽比较,一是增加产量5斤,按25元/斤计算,增加收入125元;二是提高出仁3斤以上,按60/斤计算,增加收入180元;三是减少8元/斤的雇工工资,计减少采收成本800元。以上三项合计,每百斤干籽可以增加经济效益1100元左右,按常年全市产量1万吨计算,每年可使山核桃产区的林农增收节支2亿元左右,这将为提高临安的综合经济效益做出不少贡献。
铺上网
坐等山核桃落地
8月6日早上清晨不到7点,龙岗镇林坑村的许小莲就上山了。她说自己要去张网。
“一个月后山核桃就要开打,家里缺少人手,不张网不行。”她口中的网就是临安山核桃改革的核心部件——简单来说,就是自然落果,等待山核桃成熟并“瓜熟蒂落”。在地上铺好网,山核桃落下来后会因重力而滚落到筐箩中,这样就省去了上树采摘环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