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安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农技人员丁立忠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越是平时施肥勤、用除草剂多的林地,越是发病多;而那些农户在外打工、平时无人照看的山核桃林却很少发病。
丁立忠猜测:问题会不会就在化肥和除草剂上。于是,他对发病的山核桃林进行土壤取样,拿回实验室测土。“不出意料,土壤呈酸性,含有大量对山核桃树根系破坏严重的铝离子。”他分析道,这与农民连年使用化肥、除草剂有很大关系。
今年3月,一家山核桃专科医院落户岛石镇,医院的负责人,正是临安市康之林山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向阳。这家医院,能给病了的山核桃开出怎样的药方?
上山测土 调理很关键
3月底的一个早晨,天还有点冷,临安岛石镇黄川村张家自然村村民张佑相冒着细雨丝儿,“闯”进了山核桃专科医院。
“在新闻上看到了医院开张的消息,就想来问问怎么测土。”交谈中,张佑相告诉记者,自己家里有两片山核桃林,一片160多株的是当年生产队分的。3年前,最大的一株开始生病,今年春节后,他又上山看了看,活下来的只剩3株。
沿着弯曲的山路,当天,记者跟随吴向阳和张佑相,一起前往他家的山核桃林测土。张佑相带着一把锄头,边往上爬边指,“你看,这些枝桠发黑的,多半都死了。”他告诉记者,村里其他人家跟他的情况也差不多,自从山核桃林开始生病,他们都不敢再用化肥、农药,听说土壤偏酸,撒石灰效果好,就一担担把石灰挑上山去,但这都没能阻止山核桃林的成片死亡。
这片扇形的山湾涉及8户人家,张佑相的林子大都朝阳。根据他的观察,朝阳面的山核桃林,死得总比阴面快一些。早些年,他为了采摘方便,和其他人换了地,把自己的山核桃树都集中在阳面,这下反倒成了损失。
约莫七八分钟,我们到了老张家的林地,吴向阳边挖土取样,边跟张佑相介绍取土的步骤。在这片林子,老张要在不同的位置取五个土样,经过二十多天的阴干,再进行后续的测土配方。
林地土壤退化,就跟人的身体出了毛病一样,需要调理。而原先的小农模式,意味着每家农户的林地情况都会不一样,正因此,山核桃专科医院在免费为农户们办会员卡的同时,就树立了一个目标:要为每一块林地建档,通过定期的测土配方服务,为现代农业迈向生态化发展、产业化经营积累“大数据”。
“做农业没有立竿见影的东西。”吴向阳说,前些年大家忙于致富,盲目扩面增量、乱用药的现象很普遍,当时的“恶果”直到现在才显现出来,现在,大家都意识到了生态经营的必要性,但这个偿还的过程,也将是漫长的。
换个品种 服务是引领
面对成片死去的山核桃林,村民们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,如果不种山核桃了,我们该种什么?张佑相就试过,在原先死掉的山核桃树旁,他挑新土挖新坑,又种下两棵山核桃树,但这两棵树都没能活下来。
“死掉的林子我也不指望了,只想来问问还能种什么。但另一片林子要怎么治?我想保住它!” 张佑相的另一片山核桃林是十多年前自己种下的,去年刚出了几百斤蒲。这也跟大多数当地村民的情况一样——有多片位于不同位置的山核桃林,虽然损失在持续扩大,还有林子撑着家里的主要收入。但他们的钱袋子正在瘪下去,比如,张佑相这片林子原先能收3000多斤干籽,毛估估,也少了10多万元收入。